【分支机构动态】2025年亚经协长三角发展部上半年工作巡礼


2025年上半年以来,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长三角发展部紧扣国家战略,以长三角区域为工作重心,围绕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国际合作等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政企合作、平台搭建等多维度举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落实总会要求 助力政企合作 

上半年来,我部在总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总会年度中心任务和我部2025年发展计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总会工作、服务会员单位”的核心宗旨。通过勤思善谋、务实担当,有效发挥了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枢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总会整体目标的稳步推进和我部年度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锚定方向,服务总会决策与战略布局。我部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总会各项指示要求,将总会领导的调研精神和工作部署迅速转化为部门的具体行动方案。通过明确部门发展规划,确保工作方向与总会战略同频共振。通过深入长三角多地(上海、无锡、马鞍山等)的实地调研、活动参与和企业考察,广泛收集第一手信息,精准把握区域发展动态、产业趋势和企业需求。及时整理分析调研成果,形成有价值的报告和建议,为总会领导层科学决策和资源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搭建专业桥梁,拓展国际合作深度。我部紧跟总会步伐,成功参与推动亚经协朝鲜族企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上海)成立,搭建了长三角地区朝鲜族企业与中韩政商界沟通合作的专属平台。积极响应总会关于促进民族力量凝聚和区域繁荣的号召,为朝鲜族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跨境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资源链接,助力其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加速器”。同时我部不忘高效协同总会,成功策划并保障“第十一届中韩企业家合作展望交流会暨马鞍山市对韩招商引资推介会”的圆满举办。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总会平台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资源号召力(吸引250余位中韩政商精英参会),更创新性地将会址延伸至长三角内陆城市马鞍山,有力推动了该市打造“对韩合作示范窗口”的进程。通过高质量的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活动聚焦“深化创新合作,共谋绿色发展”主题,为应对全球产业链新挑战贡献了务实的“中韩协同解决方案”,有效促进了中韩在产业、技术、投资等领域的深度对接与合作共识落地。

上半年以来,作为总会职能的延伸和手臂,我部高效执行总会部署,支撑总会决策、保障重大活动,有效的服务了会员单元,深度服务了长三角区域发展,通过平台搭建、模式创新、资源导入和国际合作深化,精准对接地方政府与企业需求,有效促进长三角产业链优化、创新要素流动。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3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37.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3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41.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44.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46.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48.jpg
二、携手联盟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

我部以“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等平台为抓手,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着力拓宽合作网络,提升平台综合服务功能。聚焦产业链精准对接,有效整合总会内外资源,推动区域内企业间、政企间、产学研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切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耕平台价值,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强化平台枢纽功能,驱动要素高效流动。从苏州的工作推进会、专题座谈会,到江阴的沪澄精准对接会,我部协同联盟通过精心策划与高效执行,成功搭建了多层次、高频次的交流互动平台。这不仅促进了长三角内部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关键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更通过“需求导向、精准匹配”的模式(如沪澄会按行业细分对接),极大提升了产学研融合作的成功率与实效性,使联盟真正成为链接资源、激发创新的核心枢纽。

深化区域协同实践,彰显一体化共赢效应跨省走访滁州、马鞍山及宜兴成员单位,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如科思技术、东科半导体、远东控股等),使我们直观见证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微观层面的丰硕成果——企业通过“研发-制造”跨城布局、产业协同升级,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竞争力。这些鲜活案例不仅验证了区域协同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成员单位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路径,有力推动了“点”上经验向“面”上效应的转化。

聚焦前瞻战略研究,贡献高质量发展智慧赴上海G60科创走廊、嘉兴等地的专题调研,紧扣“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两大时代命题。通过深入学习先进经验、精准把握企业诉求,我部为联盟重点课题研究注入了前沿视角和务实思考,所形成的调研成果与政策建议(特别是关于无锡“十五五”发展的思考),直接服务于区域未来发展战略的谋篇布局,体现了平台在汇聚智慧、服务决策方面的关键作用。

上半年,我部以“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为主阵地,通过“主动办会搭台促对接、深入走访调研察实情、前瞻学习研究献良策”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将平台价值挖掘与区域服务效能提升推向新高度。这些工作不仅有效放大了联盟在促进要素流通、产业协同和创新融合方面的平台效应,更在实践中生动诠释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涵,为区域内政府科学决策、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生态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精准服务成员单位需求、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实践、积极贡献战略发展智慧,我部切实履行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使命担当,显著增强了联盟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服务力。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50.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5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54.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56.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358.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00.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0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04.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07.jpg

三、扎实推进年度计划优化平台服务工作

我部紧密围绕年度计划目标,以平台建设与服务优化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年度计划,优化平台服务工作”方面,通过国际化对接拓展新空间、跨区域学习激发新思路、精准化服务创造新价值,实现了平台功能的有效跃升与服务能级的显著增强。

拓展国际通道,提升平台外向度。我部成功举办“阿联酋—无锡产业交流会”,创新构建“政--协”三维对话机制。此举不仅精准对接了中东市场机遇,更打造了服务长三角企业“走出去”的“双向赋能”新通道,显著提升了平台链接国际资源、服务外向型经济的能级,为区域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开辟了新路径。

深化南北互鉴,丰富协同内涵。天津、雄安专题考察聚焦“他山之石”,系统学习国家新区规划、生态治理、城市更新等先进经验(雄安“千年大计”、海河“水系治理+产业焕新”)。通过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联合研究等成果,有效促成了“长三角内部联动”与“南北经验互鉴”的有机结合,探索了区域协同模式从“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经验反哺”升级的有效路径,为长三角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视角和新动能。

聚焦会员需求,强化精准赋能我部积极对接亚经协对外交流委及王帅会长,链接联合国采购、全球文化经贸活动等高端资源,为长三角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搭建了重要桥梁。并深入副会长单位伽力森进行专项对接,聚焦其创新业态(“咖啡+餐饮”融合模式),提供资源链接与市场拓展支持。这两项工作精准践行了“服务会员、链接资源”的宗旨,体现了平台在解决会员单位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其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开拓方面的精准服务能力和主动作为。

这些扎实的工作,不仅有力推动了部门年度计划中“优化平台服务”目标的落实,更通过平台的国际化拓展、经验互鉴深化和会员服务精细化,全方位赋能了长三角地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广维度的协同发展和更富活力的企业生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总会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中的枢纽地位和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0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11.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13.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15.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17.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1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21.jpg

四、加深亚大互动促进产教融合

2025年3月,亚经协韩国亚洲大学继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高等教育与产业对接领域的合作基础,我部充分发挥属地作用,配合亚大在拓宽市场、推进产学研中发挥作用。

316-19日,亚洲大学国际协力处李硕远副校长一行访问无锡江南大学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就人才联合培养达成意向,并就合作协议提出了初步方案。亚经协长三角发展部就人才导引至企业,提出了重要建议,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与中韩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513-16日,亚大李硕远副校长来锡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大三学生进行线下宣讲。并与江南大学商贸学院进行了本硕学生两个培养项目的磋商。亚经协发展部将协助亚洲大学会面无锡多个韩国外企,就亚大毕业生就业问题展开具体商议。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23.jpg
微信图片_20250729102425.jpg

上半年以来,我部以实干开新局,在服务总会、促进区域协同、推动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长三角一体化与亚洲经济合作贡献力量。